得姓起源与发祥地

张姓得姓起源

张姓得姓起源

张姓得姓于弓矢,象征着张弓欲射之人。
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舍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

张姓得姓于弓矢,象征着张弓欲射之人。在甲骨文中还没有发现张字,但舍文及石刻文中却有很多,其写法也各不相同。

姓氏源于古代部落名称,远在文字出现之前。由于长期口头相传,因传异而记异,或因后人见解不同,致使史籍,姓氏著述和家谱记载多有不一, 张氏也莫能外。张姓得姓起源,主要有以职官为姓说和以封地为姓说。此外还有一种出自战国韩之姬姓说。张姓发祥地,源于清河郡,源于太原府,源于古张国之说,具有代表性。最近又出现了源于濮阳说。人类文明久远,先古祖系是历史的客观存在,犹如三皇五帝事,虽为传说,却不可不信。应当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伪存真,求同存异。

依此,试对张姓得姓起源和发祥地问题,浅论,考辨如下。

 

张姓得姓发祥地

张姓得姓发祥地

带着神圣的徽记,怀着无限的期望,迈着沉重的步伐,
张姓子孙从清河之水走向世界各地,用血与火、弓与矢,写下了一部生存挣扎史。

张姓先民自得姓祖张挥之后,一直到秦汉前这样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在以清河、张城为中心的古冀州大地上渔猎、农耕或征战,用血与火,弓与矢等默默地撰写着自己家族悲壮的发展史。

以职官为姓说
以职官为姓说

张挥,轩辕帝第五子,善射,被任命
为弓正官,张得姓始祖。

历代姓氏著述,多认同张姓得姓始祖是黄帝时司职弓箭制作的弓正(官职名)挥。早在秦汉时的古籍《世本》和《说文》就有“挥作弓,夷牟作矢”的记载。宋朝刘恕所著《通鉴 . 外纪》曰:“黄帝三妃彤鱼氏之女生挥及夷鼓” 夷牟即夷鼓,是知该著把始制弓矢者归于挥及夷鼓兄弟:挥与夷鼓同为黄帝之子。隋陆法言撰、宋陈彭年重修之《广韵》更明确认为挥为黄帝第五子。其文曰:“张姓,本轩辕第五子挥始造弓弦,实张罗网,世掌其职,后因氏焉。”

而唐朝林宝所撰之《元和姓纂》和宋朝欧阳修所主修之《新唐书 。宰相世系表》则是认为挥为黄帝之孙,少昊第五子:林氏曰:“黄帝子少昊青阳生辉,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得姓张氏。” 欧阳氏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今人邓宏波先生新著《中华姓氏通书 .张姓》(东方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认为:“据著名民族源流史专家何光岳先生考证,少昊为东夷族,与青阳乃两码事,故此,我们倾向于挥为黄帝儿子之说。在我国古天象图上,廿八宿之一的张宿,共六颗星,在轩辕座下,这或许表明古代天文学家早已认定张姓始祖张挥即是黄帝之子。”

张氏家谱,除个别他姓文人所撰序言有他说外,也都尊挥为得姓始祖。但对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分别取前人之说,也有两种记载。如明嘉靖年间张浚,张士镐主修之《张氏统宗世谱》(共18卷)记载,“吾张氏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宫封弓正,主祀弧星 ..... 此张氏得姓之由。” 而同时期有张宪,张阳辉主修之同名《张氏统宗世谱》(共21卷)则记载:“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 此后的张氏家谱,关于得姓起源,多受这两部统宗世谱的影响。

无论挥是黄帝之子还是黄帝之孙,也不管是否弓矢的最先发明者,其与制作弓矢有关,则是张氏家谱和多数姓氏著述一致的。黄帝时期是我国黄河中下游南北广大地区众多部落,部族大融合,由原始社会转向奴隶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战争频繁,规模宏大。弓矢乃当时最重要最先进的武器和狩猎工具,必然有专事制作者。挥为弓正,督制弓矢,正顺其理。金文即有张字,结构就是弓与矢的结合。有学者引述《尔雅》云:“正,长也。弓正,即弓长,合而为张。” 《说文解字》云:“弓,以近而穷远,象形。古者挥作弓,凡弓属,皆从张。”“张,施弓弦也。从弓,长声。” 《辞源》曰:“凡施弓弦皆曰张,罗取鸟兽曰张。” 可见,张,无论形,声,义,都与弓有关,都是与挥联系在一起的。挥得姓张,显然属以职官为姓,这正是中国汉族得姓的主要来源之一。

以封地为姓说
以封地为姓说

清王仁俊所辑之《姓氏考略》云:“黄帝子挥, 始造弓矢, 受封于张, 其后遂为弓氏和张氏” 今人姓氏著述, 如史国强所著《中国姓氏起源》 (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张海彤、金连昌主编之《百家姓探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陈明远,汪宗虎所著之 《中国姓氏大全》(北京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 均引同此说。这是有根据的。

《汉书 . 地理志》云: “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 宋罗泌所撰之《路史 . 国名记》记载:“黄帝之子所封之国有陈,昌,张,资,寇,郦,瞿等,凡七十”。可见,古张国是存在的。 那么它在何地呢?

《蒲州府志》记载, 诸侯国张,就在其郡地。其文曰:“张, 《国名记》云古挥之封,或云黄帝臣张若封。王符云:‘今河东有张城,西张城,至晋为大夫张老采。岂晋张之祖所出耶。’” 文中所称王符,东汉人,上述其言出自其著《潜夫论》;张若,据《庄子》记载,乃黄帝时人物,张氏家谱记载其即挥子昧。

《山西通志 . 临虞今古分合辩》云:“临晋旧志引《括地志》云:张扬城一名东张城,在蒲州虞乡县西北四十里。” 刘纬毅编著之《山西历史地名录》(晋刊017.1)曰 :“东张城:在虞乡西北有张扬故城,一名东张村,今称东开张村。” 可见,古张城,即今山西省永济市之东其地,就是古张国,亦即挥之封地张。

张国,其地属古之解(或者紧邻解)。春秋时,晋献公于解地置解粱城,故解又称解梁。而《解县志》云:“解梁也称涿鹿”,黄帝与蚩尤涿鹿之战,就发生于此。解名即得之于此战。《孔子三朝记》云:“黄帝杀蚩尤,其血化为卤,因其尸解,故名其地为解。” 《路史 . 外纪四》云:“黄帝传战蚩尤于中冀而殊之,爰谓之解。解者,宋之解州,今山西之解县也。” 涿鹿大战后,“黄帝邑于涿鹿之阿”(即解梁),“舜都蒲坂”,“禹都安邑” ,蒲坂,安邑均属解。史称 “尧都平阳” (今临汾市),然而也有 “尧天舜地,尧都禹城” 之说。可知,包括解在内的河东之地,曾是黄帝以至尧、舜、禹这些中华民族早期领袖统帅各部族及部落联盟的中心地区(本人另有专文论述)。挥是黄帝胄胤,在黄帝开拓时期,官为弓正,主管制作弓矢,举足轻重,封于京畿地,正在情埋之中。而以封地为姓,是汉族得姓的又一重要来源。

张姓之得姓,以封地为姓说和以职官为姓说都认为挥是张姓得姓始祖,得姓与制作弓矢有关,这是具有根本性的共同点,本质上并不排斥,可以求同存异。

以祖字为姓说
以祖字为姓说

有关张姓起源的著述中,独有南宋人郑樵所撰之《通志》认为:“谱家所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赐姓张氏,此非命氏之义也。” 称:“张氏,世仕晋,晋分为三,又世仕韩,此即晋之公族以字为氏者 ..... 按晋有解张,字张侯,自此晋国世有张氏,则因张侯之字以命氏可无疑也。”

郑氏此说,与张氏家谱不合,也与史籍相舛,更与实际存在矛盾。虽明代大学士宋濂所撰《张氏图谱序》引其说,仍信者不多。然而由于《通志》之声名,今人倒时有引述者。

《新唐书 . 宰相世系表》记叙挥之后裔云:“周宣王时有卿士张仲,其后裔仕晋为大夫,张侯生老,老生趯,趯生骼 ..... ” 除漏记君臣(张老之子,张趯之父)外,与张氏家谱吻合。张氏家谱记载:张仲,字广明,号仲甫,乃挥之第五十八代裔孙,下传十二代,至张侯。张候,字义昭,应为挥之第七十代裔孙。

张仲,周宣王时卿士;张侯,晋景公时大夫,二人相距二百多年。就是说,在张侯之前二百多年就有张姓张仲:谱牒学家王剑霓先生考证解之张城早于张侯,证明了张侯之前就有张姓聚居地(见《张氏源晋古谱探讨》,载《太原张氏遍天下》(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如此,怎么能说张姓出自张侯,即解张呢?可见郑樵所言之谬。

郑樵称张侯乃解张之字,纯属臆测,乃其谬误之根源。

解张或者张侯事迹,见于《左传 . 成公二年》对齐,晋于鞍之战的记述。其文曰:“癸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卻克,郑缓丘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不介马而奔之。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曰:‘余病矣!’,张侯曰:‘ 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我子忍之!’ 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 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御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矣。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左并辔,右援袍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左传集解》注曰:“张侯即解张也。” 从文义看,此注应是。但没有根据可以说张侯乃解张之字。《国语 . 晋语五》也曾记述此事,文中只言张侯,并无解张其名。

实际上,所谓解张,不过是张侯的别号。《周礼》曰:“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 是说对人称其号,是对其名的尊重(不直呼其名),更是美称。姓前冠以地名,正是当时名族名士得号的一种方式。解张此号即因张侯乃解之名族名士而得。解张,即解地之张氏某某,而不是姓解名张。这种古时称谓习惯,另有实例为证:周武王之子叔虞,本姬姓,被成王封于唐(今山西省翼城县境),称唐叔虞。叔虞有个儿子名良,食采于解,时称解良,其后代遂以解为姓,成为解氏(《姓氏考略》)。张侯居解被称为解张,与姬良食采于解而被称为解良类同,只不过解良后代以解为姓,而张侯后代仍沿用祖姓张而已。退一步说,即使张侯当时已姓解,则因其祖(张仲)姓张,这个 解姓也是出自张姓,就像姬良后裔虽姓解,但实出于姬姓一样。郑樵谓晋之张氏来源于解姓,恰恰颠倒了。

自战国韩之姬姓说
自战国韩之姬姓说

张良的先祖为晋国大夫,他少有凌云之志,后结交刺客,谋刺秦始皇。
辅佐刘邦推翻秦朝,消灭割据,一同汉代江山,被封留候。

东汉王符在《潜夫论》中误认为:“留侯张良者,韩公族姬姓也。秦始皇灭韩,良为韩报仇,击始皇于博浪沙中,误椎副车,秦索贼急, 良乃变姓为张。” 晋皇甫谧引此说, 以致后世误认为张良原姓姬,从而认为张氏出自韩之公族姬姓,成为张得姓起源之又一说。元代袁桷所撰《张氏宗谱序》称“张姓出于姬姓, 至周而氏者祖于韩,其得望者十二 .....” 即是受王符,皇甫谧所说的影响。上述王剑霓先生所撰《张氏源晋古谱探讨》一文,已对此作了有力的驳斥。其文曰 :“《史记》原文载:‘为张良故也, 良乃更名姓', 以今天的话说, 就是‘因为名叫张良原故呀!良便改名姓’。《史记》这句文义很明白,说张良本名张良。” 刘向《高士传》载: ‘张良易姓为长',据此张良是曾改名长良。”“《汉书 . 张汤传》” 曰:‘冯商称张汤之先与留侯同祖’, 汤,良同祖,汤姓张,良无疑姓张。”“试问:西周张仲,春秋晋张侯皆‘周而氏’皆在韩(战国韩)以前,岂‘祖于韩’?此说比郑(樵),宋(濂)之说更谬。

源于古张国之说

文:张华封 (此文由福建张氏研究会提供)

词典语曰:发祥地,旧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引其意,挥得姓之封地或固定居地, 就是张姓源起之地,亦即张姓发祥地。如前所述,挥封于张(国),张在解,则解地自然就是张姓的发祥地。无论是挥封于张而得张姓还是因挥为张姓而使其封地得名张,都是如此。但是,可能由于以职官为姓说已被普遍接受(这并不错),且影响较大的明朝两部《张氏统宗世谱》分别认同清河郡和太原府为张姓源出之地,以致以封地为姓说和张姓发祥地为古张国的观点,未能引起广泛的重视。但是, 这一观点现代又重新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上述邓宏波先生新著《中华姓氏通书 . 张姓》就写道:“湘人何光岳先生经过考证, 提出了河东张城(今山西永济县东北)可能是张姓始居地的新说,值得重视。”本文赞同此说。理由是: 一、东汉学者王符即已提出此观点,此观点有具体事实根据;二、弓氏与张氏同祖同源的观点确认古张国是得姓始祖挥之封国;三、《蒲州府志》确认张国在其郡地并认为是张挥之封;四、山西是张姓早期集中居地,春秋时古籍所记述的张姓著名人物基本都在晋;五、解是黄帝与炎帝,与蚩尤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战地,也是黄帝“都”邑,张国位在“京畿”与挥负责制作弓箭的重要地位相一致。

源于清河郡说

前述明嘉靖年间张浚,张士镐主修之《张氏统宗世谱》云:“吾张氏得姓者挥 ..... 居尹城,国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 ,而望清河独最。” 此说反映了清河张氏曾有的辉煌,但称清河郡为张氏得姓之由,则不符合事实。《史记》言青阳乃玄嚣(黄帝子,帝喾祖父)。晋人皇甫谧著《帝王世纪》称青阳乃少昊,林宝、欧阳修取皇甫谧之说。但任何史籍从无挥封国青阳之语,也无清河曾名尹城,曾为青阳国之说。倒是有的今人姓氏著述不暇深辨,附而言曰:“青阳,即清阳,就是清河以北,即后来的清河郡 ..... 是传说中张姓的最早居住地”,显然是牵强附会。

事实上,汉代才有张姓迁居清河郡。据张氏家谱记载:张良孙张典(张不疑次子)汉文帝时任清河郡太守,由京师迁居清河郡里仁乡节孝坊,为张氏清河派始祖 。《新唐书 . 宰相世系表》则称:“张良裔孙司徒(官名)歆,歆弟协,生魏山太守岱,(岱)自河内迁居清河,为清河派始祖。” 张典是西汉人。张岱乃东汉人,是张睦的四世孙 ,而张睦乃张典的五世孙。无论是张典还是张岱始迁清河郡,清河郡都只是张姓迁播过程中一个支派的始居地,而不是张姓源出之地。

早在宋、元时期,张姓显贵以被封为 “清河郡公”、“清河郡侯” 为荣。与清河无关的张姓祠堂或豪门望族,也喜欢标榜为 “清河世家” ,“清河世第”。这说明张姓发祥于清河郡之说,在宋、元之前即已盛行。这与清河郡张氏家族鼎盛和社会地位十分显赫有很大关系。南北朝时清河张氏就 “一宗将近万室,烟火连接,比屋而居”。到唐朝张文瓘兄弟时,达鼎盛之极。张文瓘乃张岱后裔,任唐高宗相。四个儿子均官居三品以上,加上文瓘本人,号称“万石张家” (每人官秩二千石以上,合超万石);文瓘子沛,洽,涉,门前各列戟示贵,又被称为“三戟张家” 文瓘弟文琮及文琮的三个儿子也均为高官厚禄,其中三子张锡在武后、韦后时两次拜相。唐朝廷遴选全国十大姓望族为“国柱”,清河郡张氏名列其首。清河郡张氏如此显赫,贵溯汉,魏,晋,隋,支脉遍布南北,其后代皆以出自清河为荣,宣称祖出清河郡,是自然而且符合事实的。但久而久之,清河郡就被讹传成了整个张姓的源出之地。

源于太原府说

张宪,张阳辉主修之《张氏统宗世谱》曰:“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挥生昧,为玄冥师。昧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姚,障大泽,以处太原。帝嘉之,封诸汾川,掌水旱疠疫之职,即山川之神也。世是飨其祀。今太原府有庙存焉。” 此后,张氏家谱沿袭此说者渐多。清乾隆十七年张日佐纂修之《清河张氏宗谱》称:“挥,封国尹城,在山西太原府。” 清光绪四年张延辉等纂修之《清河张氏宗谱》称:“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昧公居之,在今太原府太原县 ..... 此天下通派之祖也。” 其中“有庙存焉” 的庙,指台骀庙。

尹城即春秋时赵简子所筑之晋阳城,后世于其地置晋阳县,太原县。据当代学者,谱碟学家张海瀛先生考证,今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王郭村,因地处尹城郊外,按明制,曾称尹城里,而这里正是台骀庙所在地。于是,太原市的部分学者对照上述家谱所叙,提出“张氏发祥于太原”,称“王郭村的台骀神庙就是张氏的祖词堂,其内供奉的汾水神 - 台骀,是黄帝的第五世孙。张氏的发祥地就在此” (见太原市晋源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晋祠风景名胜管理局合编的的张氏始祖在太原 . 前言》,1995年1月刊行)。又称:“台骀庙是为纪念张氏的先祖 - 即一世祖挥及二世祖昧,三世祖台骀而建造的家族词堂。” 认为:“挥被黄帝赐为张姓,分封在青阳国 ..... 即王郭村一带 ..... 最关键的理由还是王郭村张氏始祖昌宁公台骀庙的存在” (见晋源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辑的《太原张氏遍天下 . 序》,郭永安主编,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

但是,一,挥是天下张姓始祖,称其为“尹城派”,本就不通;二,称挥“封国尹城”,“封国青阳”,都没有根据;三,称台骀庙是张氏的祖祠堂,与事实不符;四,台骀不是张姓始祖,是以台骀庙的存在作为张姓发祥地的依据,不符合常理和逻辑。

台骀的事迹,见于《左传》和《史记》。《左传 . 昭公元年》文曰:“晋侯有疾,卜台骀为祟,问于子产。子产曰:‘晋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 ,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川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 文中所称子产,乃春秋时郑国卿士。上述记载就是子产答晋平公问卜的对话。《左传集解》注曰:“金天氏,帝少昊;帝,颛顼;沈,姒,蓐,黄,乃四国,台骀之后;大原,即太原,高平之地”。《史记》记载此事,取材于《左传》,因而二者大同小异。《史记 . 郑世家》文曰:“二十五年,郑使子产于晋,问平公疾。平公曰:‘卜而曰实沈,台骀为祟,史官莫知,敢问?’ 对曰:‘..... 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国之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川而灭之。由是观之,则台骀,汾,洮神也。然是二者(指实沈和台骀)不害君身。山川之神(揩台骀),则水旱之葘之日月星辰之神(指实沈),则雪霜风雨不时之:若君疾,饮食哀乐女色所生也。’” 《史记集解》注曰:“葘,同灾。为营(音),祭山川之神以祈福也。”这些记载,成了后代史籍,姓氏著述,家谱以及邑志等记述台骀事迹的渊源。太原其地建台骀庙,尊台骀为汾水神,张宪等主修的宗谱关于祖源的记述,都来源于此。

《左传》,《史记》所述台骀受封之汾川,固然乃尹城所在之地;但是,二著均未言及昧公封地,更未涉及挥公。因此,言尹城 “昧公居之”,是猜测;言 “挥封国尹城” 更是附会。祠堂,是同族人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随后代子孙的居地而建,本就不能作为该姓发祥地的根据,何况台骀神庙,是汾水神庙而非祠堂。唐朝河东节度使卢钧 “不欲称(台骀)其名”,改台骀神庙为汾水川祠。五代之后晋皇帝封台骀为昌宁公,又改汾水川祠为昌宁公庙。 宋仁宗宝元二年官府重修此庙,并州通判掌禹锡为歌颂州官李公政绩,撰写了《重修昌宁公碑记》。其中云:中昌宁公即金天氏遐裔,世掌水官,通汾,洮,障大泽,而能世续其业,以处太原。春秋左氏纪之详矣。”左氏,即《左传》撰者,鲁国史官左丘明。可见,台骀庙是根据《左传》的记述而建,不会早于《左传》传世之前。庙山官府修建,当地官员即可数更其名,且由官府公祭,显然是社会公众活动,与张姓祖祠堂无关甚明。挥,昧二祖在庙中只处于配享地位,更说明了这一点。

掌氏所撰碑文又云:“在昔建祠,居泽之阳。渊渟神瀵,洪波浩渺;蒲苇蕃,鱼鸟游泳;力田生聚,赖其遗利。或水潦作,一时缺雨,帅府以牲币之,必如响应之验;及天有六气,晦民生疾,编民以豚蹄祝之,多获勿药之喜。” 其意思是说,当年庙建在晋泽北岸,水势壮阔,水产丰盈,其地成了人口众多的鱼米之乡,这都是台骀治汾带来的好处。有了涝,旱灾害,官府用牛羊纸钱到台骀庙祭祀,有求必应应老百姓有了病,去庙里摆上猪蹄子祈祷,不用吃药就好了。这清楚而形象地说明了,人们是把台骀作为神,为祈求保佑而祭祀的。这与同族人祭祀祖先没有相同之处。

《太原张氏遍天下》中介绍了台骀庙附近有青阳河,青阳沟,青阳庙,意在说明此地就是古青阳国其地,以支持“挥封国青阳” 之说。问题是,称“挥封国青阳” 是以讹传讹,本就无据,而且挥也并非青阳氏。青阳庙供奉的是少昊,而少昊非张姓得姓始祖,其封国不管在哪里,都不是张姓的发祥地。

明,清家谱称挥封国尹城,实乃受台骀庙位于尹城的影响而作的揣测。唐时清河张氏显赫,此后相当长时期都说张姓发祥于清河,尽管名家欧阳修在《新唐书》中已写明汉代张岱始迁居清河,也未能改变。不过,也鲜有说张姓源出太原的。经过历代战乱,南北分裂,蒙元民族压迫,人民多有迁徒,离散。至明统一全国,社会稍为安定,人们渴求正祖明系,遂出现了寻根问族,修牒续谱高潮。洪武七年重修昌宁公庙以及隆重的公祭活动,影响远播。张氏家谱有挥生昧,般的记载,也就与子产语 “昔金大氏有裔子曰昧,生允格,台骀” 联系了起来,与台骀庙联系了起来,加进附会成份,出现了源出太原之说。与此前的 “源于清河郡” 之说一样,众相蹈袭,以讹传讹。 甚至有的家谱把台骀庙也混淆成了挥公庙。其讹误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依《左传》所述,台骀之父昧是金天氏裔子,《辞源》曰:“裔,末也,胄也,犹言远代子孙。” 上述掌锡所撰《重修昌宁公庙碑记》更称 “昌宁公即金天氏之遐裔”,说明台骀是其始祖。所以,有人对台骀是张姓先祖提出质疑,不是没有道理的。

源于濮阳说

以往的史籍、邑志、家谱未见有 “张姓源于濮阳” 说的。此说是最近才有的,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张氏委员会会刊《张氏源流》2000年第二期(总第三期)上所载中国濮阳张姓研究会会长张焕书先生的文章《张姓祖根在濮阳》,大约代表了此说的基本观点。其文称 “挥公得姓于帝丘(今河南濮阳),帝丘是张姓先民最早的祖居地,张姓源于濮阳。” 其基本论据是张姓得姓始祖挥是黄帝之孙,玄嚣之子,与颛顼是亲叔伯兄弟。玄嚣受封于青阳而得青阳之号。青阳就是清河之北。而古清河流经帝丘,因此帝丘附近的古清河就是玄嚣封地青阳所在地。挥从小就生活在此,年长之后又在辅佐颛顼。因发明弓矢,助颛顼打败共工有功,被颛顼封为弓正,并赐姓张。帝丘,即今濮阳,因而张姓根在濮阳。

但是,此论没有直接证据,多是推测, 不能排除结论的或然性,自然无法令人信服。濮阳说既然也认同挥是张姓得姓始祖,那么,称“张姓根在濮阳”,就必须证明挥得姓的封地或固定的居地是濮阳,而上述观点,恰恰证明不了这个问题。

一、濮阳说以张姓得姓始祖挥是玄嚣之子,而玄嚣封地在帝丘,作为立论的前提,从而推断帝丘是挥的居地和得姓之地。挥是否玄嚣之子,这不必争执。然而何以知玄嚣封于帝丘处的清水之阳?张焕书先生其文答曰:“颛顼建都于此 ..... 所以只有帝丘附近的古清河才是玄嚣封邑青阳所在地。” 这在逻辑上是成立的。没有道理可以认为颛顼建都之地就必然是玄嚣被黄帝所封之地!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另外,《史记 . 五帝本纪》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史记索引》曰江水在蜀。《大戴礼记 . 帝系第六十三》记曰:“黄帝居轩辕之丘,娶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清人王聘珍撰《大戴礼记 . 解诂》,解曰:“泜水即江水也。《说文》云:‘江水出蜀渝氐徼外岷山。’ 《水经》注:‘岷山在蜀郡氐道旦,大江所出。” 固然,言江水在蜀,似可质疑,然而又根据什么能够用玄嚣封于帝丘处的清阳取代它?再则,张焕书先生文既说明“山南水北为阳”,为什么只认为青阳就是清河之阳?而不是青山之阳?比如,《史记》言:“尧妻之(舜)二女,舜饬下二女于妨,钠”。而《史记正义》云:“《地记》云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妨水,北流者钠水”,如前所述,此青山所在之解地,不少古籍记载是炎帝、黄帝、蚩尤阪泉之战、涿鹿之战战地,地位可谓重要,又是玄嚣生母嫘祖的家乡,何以不认为玄嚣的封地青阳就在此?还有,《尔雅》 云:“春为青阳” 郭濮注曰:“气清而温扬”。 《辞源》曰:“青阳,天子之东堂也。春为青阳,故天子所居之室名之。” 青阳也是县名,唐置,在今安徽芜湖。有什么根据一定要把青阳解释为清河之阳呢?

所以说,称玄嚣封于帝丘这一前提就不是确定的结论。

二、即使玄嚣封地在帝丘,并不能断定其地就是挥之居地;即使挥从小随父而居,也不见得挥得姓时帝丘仍是其居地。当然也没有根据认为至挥之封地在帝丘,即使挥为弓正是颛顼所封,封职并不等同于封地。何况,挥、颛顼与黄帝也是同时代人(“黄帝崩,高阳立”,就是说明),排除不了挥跟随黄帝征战有功而被黄帝所封的可能。因此,不能确定帝丘是挥之居地或封地,当然也就得不出 “张姓根在濮阳” 的结论。

三、黄帝时期,还处于氏族公社阶段,姓不是个人的标志,而是氏旅的代号,挥不过是其所在氏族的代表人物,黄帝25子得12姓,这是诸说之一,其12姓就应是12个新的氏族名称。然而此外尚有他说。如上所述,宋罗泌所撰之《路史 . 国名记》记载:“ 黄帝之子所封之国有陈、昌、张、资、寇、郦、瞿等,凡七十”。其中张国,显然是挥之封国,也就是挥所率领的氏族所在地,本文已论证其在解。没有根据能把张国与帝丘联系起来!称“濮阳是张姓先民最早祖居地”,是没有根据的。

张姓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重要地位。现在,海内外已有上亿张姓人口,这么多人祖先的源起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令人关注的。对其确认,应严肃而慎重。摒弃不正确的讹传,给予有椐的,合乎实际的结论论,是研究这一问题的任务。